51看书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51看书网 > 暗黑大宋 > 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

第六十九章 泄密者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司马光趁热打铁,又说:“外人言杨定,高遵裕,薛向,王种建是策。”

又说这几个人如何如何的坏,轻泥怀侧欲末反叛管这四人屁的事啊。但程勘死了,追究程勘不起作用,索性搞掉几个激进的大臣将领吧。

…………

“买马社终于中止了。”朱欢道。

“那是好事。”王巨说道。他不知道这幕后的事,真以为程勘是配合欧阳修于河东置马监的。

对宋朝养马王巨不是很赞成,特别是官府养马。

只要是官府在养马,养得越多,亏得越多,还不如象原来那样,朱欢每年弄来两三百匹良马,因为数量少,延州也没有牧监,于是让程勘迅速交给了军队,那样反而或多或少起了一些作用。

“程公也是好心。”朱欢又说道:“听说朝廷让程勘于延州再留任一届,也是延州的幸事。”

程勘让他领手买马社,朱欢省怕出事情,没有出事情了,朱欢想一想宋朝是缺马啊,也赞成了程勘的举措。

王巨也默然。

在他心中,宋朝宁肯不要欧阳修、韩琦、石介这些官员,都不能少了程勘这些可能在后世默默无闻的官员,可能他们缺点很多,但嘴巴不大,个个在办实事。

想一想唐朝的房杜,再想一想领手宋朝巅峰之治咸平之治的圣相李沆,他们说过什么,甚至连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具体做了什么。

还有,刘蛾主政时的四贤相王曾、李迪、张知白,杜衍。

包括吕夷简也不是大嘴巴,只是在范仲淹孔道辅不断的攻击下,才引起后人的注意。

程勘与王巨不感冒,不过程勘在延州任上修道路,筑城防,抚百姓,甚至上书朝廷请重用一些有能力的蕃将,做得还是不错的。

朱欢这才说正事:“你看,这就是最好的纸。”

王巨推出来的主意便是竹纸。

宋朝造纸的材料五花八门,藤,麻,病茧,树皮,秸杆,甚至水苔。但多是以古藤与麻,或者青檀树皮与楮树皮为材料。麻的产量低,古藤数量有限,因此造出来的纸又贵又厚,厚得能当衣服穿,能当纸甲。

江浙开始出现了竹纸工艺,不过白度不够,而且纸质缺少韧性,“如作密书,无人敢拆发之,盖随手便裂,不复粘也。”蔡襄手上官员贪小便宜,一度用这种粗陋的竹纸写公文,结果“狱讼未决,而案牍已零落”,于是禁止。不过技术在不断提高中,到了北宋末年,这种竹纸能勉强用了。

王巨知道这段历史,实际只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就行了,一是将生料改为熟料,对竹料进行反复蒸煮和漂洗,提高纤维的纯度;二是采用天然漂白法,让熟料长期日晒雨淋,制成精白竹浆;三是增加舂捣强度。

用生料也可以,虽然颜色发黄,却适合用于印刷纸,但必须增加一道工艺,置一个踩料槽,然后用人工反复踩料,就能将纤维剥离出来,充分帚化,增加韧性,成本也比熟料纸低得多。

王巨让朱赵李几家去杭州研发的便是这两种竹纸。

不过还有许多具体工艺,据《天物开工》的说法,有七十二道工艺。

因此王巨将地址选在富阳,不仅后世富阳与夹江竹纸好,交通发达,文化基础也不错,并且这里造纸业比较发达,从越州到杭州出了不少名纸,也有了一些竹纸的工艺基础。

几家听从王巨的意见,派人立即下了杭州,得要抢新竹子上来,然后在富阳浙江江畔买了一个竹山,又高价聘请了十几名纸匠,薪水很高,不过签订了天价的赔偿契约,只要作坊继续在支付着这个高薪,这些纸匠们就不能将技术泄露,否则得赔偿作坊十万缗钱。

富阳知县看着契纸哭笑不得。

竹纸啊,什么好东西,于是也就同意了。

王巨之所以想出这个竹纸,也是担心,眼下他手头经济不紧张,可盐不是长久之计,但天知道什么时候中进士,即便中了进士,若是名次不高,还得慢慢磨勘。

那怕熬成知县,象张载这样,花销也就够了。可熬成知县也不易的。要么中状元……那个会汗滴的。

并且竹纸出现,对读书人也有帮助。

在他心中还隐隐有些想法,即便做了官,手中也要有资源,这些商户若是捆绑在自己战车上,同样是一种资源,只是那个还遥远。

王巨试了试,然后看着朱欢带来的工艺,想了许久,指出几条,让朱欢派人下去明年再改进。

能用了,但还没有达到王巨心中的目标。

这个不急,王巨正月里就说过,可能会到明年,并且已经出来了,大家也等得起。

朱欢又道:“那本书张公有没有修好。”

“我来问问,”不过王巨去张载家,又带了一样物事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